你覺得自己是個幸福的人嗎?
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(OECD)每年都會發布各國美好生活指數與排名,每個人也都希望有個幸福人生。但其實我們的「幸福設定值」有50%是人格特質,很大程度取決於遺傳;而另一半變因卻是自己可以決定的:人際關係、健康、職場等,即使遺傳較憂鬱的性格,還是有很多方法成為開朗的人。
1.結交真正的朋友
朋友就像一扇窗,讓我們看見不同的視野。人們常常為求回報,聚焦在與合作夥伴、客戶、員工等建立關係上。但是結交真正的朋友(不包括事業上或是社群媒體)會產生較高的主觀幸福感,而朋友數量加倍的幸福感,相當於增加50%的收入。擁有真正的朋友,人們會活得更快樂、更長壽。
2.積極表達自己的感謝
研究顯示,當兩個人互相表示感謝,他們的好感度和滿意感會持續到第二天。另一個簡單的方式是每晚寫下當天開心的事,研究發現,每週寫下5件感謝的事,10週後幸福感會增加25%,因為快樂的人專注在擁有的事物上,而且懂得惜福感恩。
3.積極追尋自己的目標
如果夢想不去追尋,那就只是在作夢而已,有一個目標能夠使人向前邁進。英國演員與作家David Niven曾說過:「一但人們確立了目標,19%的人會對他們的人生感到滿意,26%的人會有正向思考。」
4.施比受更有福
當我們幫助別人的時候會有一種「被需要」的滿足感,也提醒我們「擁有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。雖然我們不能決定別人是否會幫助我們,但是可以決定自己對人伸出援手,帶著感恩的心,盡自己的能力幫助需要的人。
5.最重要的一點──過你想過的生活
很多人走到人生最後,都有相同的遺憾:「希望能有勇氣做真正的自己,而不是別人期望的我」。不妨勇敢對家人朋友說出心中所想,表達自己真正的情感,甚至停下腳步欣賞沿途的風景。
請記住:幸福其實是一種選擇,你有50%能選擇讓自己幸福。從現在開始行動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