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朗笑容、自信眼神、絲毫不做作的率真個性,這是凱渥名模陳庭妮帶給眾人的第一印象,175公分的她,有著9頭身的曼妙身材,從10年前出道那天開始,她就有著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拚勁、丰姿綽約的舞台魅力,不僅在伸展台上驚豔四座,連在戲劇上的詮釋張力,也是觀眾有目共睹。
不單是《真愛找麻煩》、《真愛趁現在》的亮眼表現,陳庭妮也在2016年的《失控謊言》入圍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獎項、2017年之公視人生劇展《告別》入圍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主角獎,她更挑起大樑,主演《盜命師》中敢愛敢恨的新女性,內斂又外放的情感令人動容。
從小銀幕上的歷練到至今能漸漸挑下大銀幕棟樑,陳庭妮坦言這段過程一直不斷在嘗試新的學習,「在小銀幕上,大家可能不會完全專心的在電視中。但電影不太一樣,因為妳必須在兩個小時內全然抓住觀眾目光,詮釋方式比較內化、深刻。」
下苦功投入角色心境
陳庭妮說,在演出每一次不同的角色之前,她都會跟自己對話,讓自己的心境融入到故事當中,拍電影雖然期程可能比偶像劇還要短,但電影的前置作業很長、所做的功更不容馬虎。
因此,在《盜命師》當中,她為了詮釋一位因生活所需而努力唱跳的鋼管女郎,每天一有空閒就是在練鋼管、爬鋼管,不管多麼不舒服都持續精進、腿上有許多瘀青也絲毫不懈怠,她笑說,「那時候每天回家都穿長褲,就怕媽媽看到會心疼。」
「不過,看到自己全身瘀青其實很爽、很過癮,因為這些傷痕,其實就是電影中角色最深刻的印記,」她說,每一個辛苦的過程,都是投入角色心境中的轉變,更是自我的成長。
陳庭妮說自己是一個很認真過生活的人,她很敏感、也對弱勢有著悲天憫人的感性,「愛上表演之後,我會把這些周遭點滴都化為演繹上的歷練,盡力去感受、盡可能的投射在角色心境當中。」
把劇本翻到爛 每次都有不同體會
從片場中的觀察,妳就會發現她大銀幕背後最認真的模樣──為了徹底了解故事情節,她會重複看劇本好多次,「你會發現我的劇本絕對是整個劇組中最破破爛爛的,因為每次看都會挖掘到不一樣的感受、拼湊更多對角色的認識,也唯有如此,你才成真正詮釋那個角色應有的面貌。」
比方說,陳庭妮在《盜命師》中還成為一位「養鴿人」,為了跟鴿子培養感情,她每天到片場就是先跟鴿子打招呼、跟牠們說聲早安。
「一開始牠們看到我就躲得遠遠的,後來漸漸跟我互動就一點也不怕生。」因此在劇中的幾場戲,才能呈現最自然真實的面貌。
從總機小姐蛻變 靠的是不預設立場的個性
從一個平凡的總機小姐,蛻變為十分出色的電影明星,陳庭妮這一路走來看似順遂,但事實上是底蘊了許許多多的生命歷練,更是勇於把握住每一個機會的堅持。
陳庭妮回想,18歲高中畢業那年、即將升大學的暑假,她在報紙分類廣告上看到徵才訊息,想說多少打工一下貼補家用,「那時候我應徵上了廣播公司的總機小姐,還有西提餐廳的女服務生,但媽媽叫我不要去餐廳打工太辛苦,所以就接下了總機小姐的工作。」
她笑說,那時候暑假除了打工,其實也沒有什麼事情,國中同學就約她,請她一起去參加模特兒選拔比賽(也就是2007年凱渥夢幻之星),「因為我沒有慾望、也根本沒有想太多也不緊張,加上只是單純想要去台北玩,沒想到反而是我因此這樣入選!」
陳庭妮說,我們本來就不該為自己的人生預設太多立場,是妳的就一定會來,不是妳的,怎麼強求都沒有意義,只要具備足夠的自信與準備,隨時都有可能大放異彩。
她也對一些可能對未來感到迷惘的女孩喊話,「挑戰自己、認識自己,不管是什麼職業都好,一定要愛上自己的工作;不要把工作當成賺錢,而是忠於自己喜歡什麼,並從零開始慢慢累積,一定可以打下自己的一片天。」(劇照提供:穀得電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