告訴你一個數字,雖然台灣整體的失業率下降到3.69%,是15 年來同期的最低數字,但另一個數字就驚人了,15-24 歲的年輕人失業率達11.75%,是整體失業率的3 倍。
這數字代表什麼?在「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」的前提下,年輕人幾乎都有大學學歷,個個頂著方帽子走出校園,卻有高達11.75% 的失業率,怎麼一回事?
滿街大學生,並非人人具備真功夫以為企業所聘用,這也許是學校課程安排與產業實務有落差、甚至脫節,學生所學無法滿足業界需要,以致找不到工作。另一方面,大學生不願屈就基層工作,也是一個原因。特別是在工廠當作業員、或在餐廳端盤子,甚至拉保險跑業
務等,他們會覺得那不是他們該做的事。
結果就是在供過於求的人力市場中,大學社會新鮮人因為沒有一技之長,受22K 所苦;沒有專業技術,就被當成平凡庸才,高不成、低不就。該怎麼反轉平庸?10 大理由告訴你,技職教育是一個絕佳機會:
1 讀技職 = 就業力
科大畢業生受企業重用的程度不輸大學生,甚至還名列前茅。根據2015 企業最愛畢業大學生調查中,前3 名分別為:成大、北科大及台科大,顯見科大贏過台大、交大及清大等名校。另一項調查,全國大學排名前30 名中有近1/3 是科大,包括高雄應用、高雄第一、雲
科大、虎尾科大、台北商大,及私立的南台科大及文藻大學。
2 證照在手、就業加分
為什麼技職人才如此搶手?原因就在「職人」精神;技職學生在高職時大多參加證照考試,取得丙級以上證照。升上科大院校後,更有機會取得乙級證照,具有乙級證照就等於就業保障。
更不用說護理學群、海事學群及食品學群的學生,一旦通過護理師、一等船副或食品技師的國考,薪水就業皆有保障。
3 動手做,理論實務並重
技職生除了學理論,一定會搭配實作,理論與實作課程幾乎是1比1。比如說,護理系教授解剖學,一定再上解剖學實務;機械系最重要的「機械五力」,學完理論做實驗,動腦又動手。
為使技藝達到熟練,家政學群中的美容美髮、服飾設計等科系,實際化妝、打版、剪裁,這些課程有時重還勝過理論課。而電機電子學群的學生也不僅是在電腦中模擬而已,更要會動手組電路板、做機器人從實務中實踐理論,達到「做中學、學中做」效果。
4 實習課程,提早體驗職場
除了實務課程外,更重要的是校外實習,走出校園,直接到業界體驗職場實況。技專院校的校外實習已為必修學分,不論是一學期或一學年,學生直接進到企業現場,不僅是一個試探職涯的機會,更能檢視己所學是否足夠為業界所用,不少企業實習還有薪水可領,表現
優異者畢業後直接應聘為正式員工。
以餐旅學群來說,學生校外實習機會多,甚至可出國實習,還可體驗出國打工存一桶金。
5 產學專班,邊讀書邊工作
還在煩惱畢業後找工作的問題嗎?技職教育讓你可以邊讀書、邊工作,有薪水可領又能累計年資,好處多多。
學校和企業共同開設的產學專班,不僅在高職端實施,在技專院校也有成立,甚至在碩士都有,方便各時期、各學程的學生選擇。
線上遊戲大廠樂陛科技就與復興美工合設產學專班,業師與老師教授高二及高三的課程,利用週末或暑假前往樂陛科技實習,表現傑出者,優先留任。
文藻外語大學英語暨國際學院與高雄楠梓加工出口區的台虹科技、全台晶像及瑞儀科技等廠商合作開設產學專班,畢業後學生可直接前往上述企業工作,畢業即就業。
6 夠優秀,學力與學歷都拿到
讀完高中,還要參加指考進大學。技職教育有種升學管道是「高職┼四技」,也就是產學攜手合作計畫,高職期間到企業實習,然後直升科大,畢業後進入該公司,學力與學歷同時取得,簡直是人生勝利組。
木柵高工與北科大及宏達電合作,組成產學攜手專班。經木柵高工推薦的優秀學生,經宏達電及北科大挑選核定後,4天在宏達電工作,2天在北科大上課,拿的是北科大學歷,學費全免,同時是正式宏達電員工,福利薪資一樣不少。在技職科大中,去年共有3000多位學
生享受此升學就業管道。
7 技職含金量高
20歲去工作就可領到14萬元,怎麼可能?不要懷疑,真的發生在技職體系。五專畢業就可以考國考,一旦考上,薪水連三跳。以海事學生來說,通過一等船副的考試,擔任三副,月薪就是14萬元,再考試,很可能7-10年晉升船長,保證月薪20萬元以上。
護理人員五專畢業也可考護理國考,通過後就有護理師資格,在醫學中心擔任護理師,起薪4.5萬元。如果想存錢,上大夜班還可額外每次加800元。算起來,工作不到5年就能存100萬。
8 業師傳授,提早建人脈
技職教育邀請企業或產業專業人員進到學校擔任業師,以補學校老師在產業專業上的不足。業師進到校園的好處是,把真實的業界技能帶進學校裡,讓學校教的不再只是象牙塔或閉門造車,而是真的可以拿到業界去的功夫本事。學生能掌握到最新的資訊及最實用的技術
。此外,業界人士進到學校當業師,成為學生學習觀摩的對象,彼此甚至建立友誼,成為學生未來職場人脈。
9 入學管道多元,不再一試定終生
「成天畫畫,書都不讀,怎麼考得上大學?」沒錯,考試才能進大學的時代過去了,現在透過競賽及證照,不需筆試,依面試、實作、作品集及書面資料等參考,即可以保送或甄審方式入學。
另外,參加國際技能競賽、全國技能競賽,或取得乙級以上證照者,都可以透過技優方式入學。前3名可保送入學,其他名次則採用甄審方式入學。教育部正規畫未來進一步放寬高中職生畢業後5年以同等學歷報考二技,提升技職學生實務能力,縮短學用落差,也是開就
業人士回流教育的大門。
10 讀書是為了彌補就業的不足
技職教育的好處是可以先就業,發現不足之處再回來學校讀書,從高職畢業就可以先就業,覺得不夠,回到四技再念書。畢業後再回職場工作,工作3-5年當上管理職後,需要補足管理知識,再回到學校選讀研究所,此時邊工作邊讀書,完全不影響工作,這種教育形式在
技職很普遍。
萬一覺得自己還是適合走研究之路,想到一般綜合大學去做研究,其實技職體系的學生也可以轉到一般大學念研究所或博士班。先就業再讀書,或讀完書就業再讀書,你自己決定。
10大理由讓你選擇技職教育,打破未來就業平庸狀態,但前提是,一定要認真讀、好好讀,甚至動手做、勤練習,如此才能保證你比別人強、比別人搶手。否則,即使讀技職院校,領22K、失業,也大有人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