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「人」到「仁」

周俊吉
user

周俊吉

2025-11-28

瀏覽數 50+

從「人」到「仁」
 
00:00
00:00

本文出自 2025 / 12月號雜誌 突圍焦慮時代

浮雲蒼狗,惟「仁」心不變 

21年前,我們以單一企業之力投入「社區一家贊助計畫」,希望人們走出家門,將「家」的概念延伸到一棟樓、一條街、一個鄉鎮,甚至整個台灣。2015年升級為「全民社造行動計畫」,持續邁向「台灣一家」的終極願景。截至目前,已累積超過1萬7000件提案、協助3709個社區圓夢,足跡遍及全台368個鄉鎮市區。2017年,「社區一家」更成為史上唯一獲頒「總統文化獎」的民間企業行動 

今年起又邁出一步,邀請志同道合的企業發起「『社區一家,企業同行』共好平台」,依照各自專業領域與關懷主軸,長期支持所在城市的社區行動或在地議題,以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(SDGs)為核心,攜手更多伙伴發揮跨界共好綜效。 

而今年各組首獎團隊清一色展現出令人動容的共通特質——「心中有別人」。首先是國小師生組——彰化縣南郭國小資優班的「作伙踅菜市仔2.0」。從1.0版的「走出課本、走進市場」,進化為學生自主打造的學習場域,以「節氣飲食」為主題,串聯市場攤商、家長與社區,共煮共食、共學共感,讓孩子重新理解——土地不只是教材,生活本身就是教育 

連結土地,就會走到食農教育。國中師生組——嘉義縣義竹國中的「義起耕讀•農村新視界」,從追求服務學習時數,轉化成「為別人服務」的內在動力,將食農教育結合文化探訪,培養跨世代行動者,讓孩子從行動中學會傳承與責任 

年紀再長點,一群大學生持續陪伴偏鄉孩童成長,輔仁大學文善志工隊深耕13年的「文善•愛在瑞芳」計畫,從課內輔導延伸到情緒探索與環境學習,以創新多元課程開拓孩童視野,在「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」的綿密實踐中提升自己,奪得大學組首獎。 

願仁心持續照亮島嶼的每個角落

這股熱情,可以從學生時代延續到職場,抱回幸福社區組首獎的台北醫學大學家醫科醫師陳宥達,就學期間曾赴非洲義診,返台後創辦「台灣展臂閱讀協會」,透過支持第一線醫療單位的「閱讀處方箋」,串聯醫療與教育專業,讓親子共讀成為守護偏鄉健康的溫柔力量。從以自己為中心,到心中有別人,自然會希望與社區共好、與天地共榮。今年的個人類首獎,由首次參加便奪冠的林信成出線,他以「月球一家~月在地月國際的藝術+行動」計畫,在高雄田寮月世界的惡地景觀中,以藝術行動連結學校與社區,讓地方素材與歷史紋理化,為文化再生的底蘊,重塑繁榮與希望的故鄉。 

自不待言,當愈來愈多人願意伸出手,連結他人與地方,這座島嶼就會更接近「一家」。從人到仁、從家到社區、從社區到台灣,願這份仁心持續照亮島嶼的每個角落 

蒙格辭世、巴菲特謝幕—這是他們留下最值得反覆閱讀的投資心法。|訂遠見一年即可收藏《請問巴菲特與蒙格》

作者為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 

延伸閱讀

社區一家20年初心守護,讓臺灣更幸福
數位專題

社區一家20年初心守護,讓臺灣更幸福

20年前,秉持讓台灣每個社區重拾溫暖與幸福的初心,「社區一家」將每一個小小的改變凝聚成集體的力量。如今,這股力量已成為地方創生的重要引擎,推動台灣各地共同成長。未來20年,將持續在台灣各個角落

請往下繼續閱讀

登入網站會員

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