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疫情期間,臺灣清冠一號名揚全球,但難以迴避的是:十味藥材多來自對岸,台灣對中國的依賴高達八成七!面對脆弱的供應鏈,政府正攜手民間踏出「中藥材自主」第一步。
台灣是中藥使用最普及地區之一,長期以來,卻未能誕生引起廣泛迴響的新藥。直到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之際,臺灣清冠一號問世,成為海外救治的「及時雨」,不僅擦亮MIT招牌,更實現從出口轉內銷、從海外紅回台灣的逆襲。
這一切可謂「無心插柳柳成蔭」。2020年4月,疫情初起,擁有抗SARS經驗的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,成功研發出抗疫中藥「臺灣清冠一號」(適用輕中症)與「臺灣清冠二號」(適用重症),並撰寫了完整的治療指引。

台灣中藥抗疫成功,專方實證享譽國際
當時台灣本土疫情輕微,全球卻快速蔓延,國家中醫藥研究所(簡稱中醫所)緊急授權14家中藥廠製造外銷。
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
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
- ✓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
- ✓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
- ✓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
- ✓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
成為訂戶,
即可瀏覽全部「限定文章」